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房劳复

房劳复

劳复证之一。《重订广温热论·温热复症疗法》:“房劳复者,即女劳复,一名色复。温热瘥后,气血未充,早犯房事,则内损真气,外触邪气而复作也。其症头重不举,目中生花,腰胁痛小腹里急绞痛,憎寒发热,或阴火上冲,头面烘热,胸中烦闷是也。若卵缩入腹,脉离经者死。舌伸出数寸者亦死。治法必用豭鼠屎汤调下烧裩散;虚极者,宜六味饮加麦冬、豆豉栀子煎汤,调服烧裩散;虚极热盛者,则用陶氏逍遥汤调服;若小腹急痛,脉沉足冷,则用当归四逆吴茱萸汤调服,外用吴茱萸五钱,食盐二两,拌炒热熨小腹。”《医宗金鉴》卷三十七:“房劳复与阴阳易,二病情异证则同,病后犯色复自病,病传不病易之名。”参见阴阳易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位

    病名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
  • 骈(pián 楩)产

    骈,并列或一对。骈产即双生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五痉

    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所引起的痉证。《解儿难》征保按:“张仲景《金匮》脊强者,五痉之总名,其症卒口噤,背反张而瘈疭。”

  • 导引图

    书名。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画,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导引图谱。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连在一起。画高40厘米。上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象,分上下四层,每层绘有1

  • 热遏

    遏,抑郁、阻遏。即热被郁遏于内。参热郁条。

  • 田氏保婴集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保婴集》。1卷。元代著述,撰人佚名,约刊于14世纪。书中记述婴儿杂病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癎、疳瘦等病的治法。现有《济生拔萃》本。

  • 林褒世

    【介绍】:见林颐寿条。

  • 脓耳

    病证名。五般聤耳之一。耳中有粉红色脓液溢出。《丹溪心法》:“热气乘虚,随脉入耳,聚热不散,脓汁出,谓之脓耳。”由湿热火毒,郁结肝胆而致者,耳中肿痛,口苦心烦,治宜清泄肝火,用泻青丸、龙胆泻肝汤;因风热

  • 郑春敷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早年学医,专心研究妇产诸病,收集诸家有关妇产杂病的论述和有效验方,于1165年(隆兴三年)撰《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》2卷。

  • 顿咳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即百日咳。《本草纲目拾遗·鸬鹚》:“顿咳从少腹下,逆上而咳逆,嗽数十声,少住又作,甚或呛甚作呕,牵掣两胁,涕泪皆出,连月不愈……。”并载有鸬鹚涎方(鸬鹚涎、白糖)治疗。详百日咳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