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雷火之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风气通于肝,雷气通于心,谷气通于脾。”
即温阳利湿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烈三(立三)。江苏苏州人。曾任典狱官,并为狱中犯人诊病;仿效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之《吴中医案》一书,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,其内容包括医学论述、专题评论、验方、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菀,古与“郁”音义相通。膹菀即膹郁。详膹郁条。
见仁端录条。
证名。系指咽喉不适,或干、或痛、或异物感,呼吸吞咽均感不适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府藏冷热不调,气上下哽涩,结搏于喉间,吞吐不利,或塞或痛。故言咽喉不利。”有虚实之别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。即一粒金丹第一方。见一粒金丹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