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的别称。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金刚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鼻頞、口唇、颊车、发际等部痛不可触,甚至妨碍言语饮食者。《证治汇补·面痛》:“面痛皆属于热,但暴病多实,久病多虚,饮食妨碍,皆因膏粱风毒,食卧少安,无非胃虚有火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面为
推拿手法名。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,由远端推向近端。有理顺筋脉的作用。
病名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走马喉风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炳条。
病证名。目内陷“俗名陷睛翳,乃肾水绝矣”(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卷下)。详目内陷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3卷。清·张志聪撰,高世拭辑。刊于1767年。本书主要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注释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全书收录《本经》药247种,其他药物52种,共299种。仍将药物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,每药先录《本经
【介绍】:见郑宏绩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。即儿枕痛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