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
出《岣嵝神书》。为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情志失调,肝郁化火,郁火伤气,气热灼血,以致月经色紫,稠粘,症属实热。治宜清热调经。方用四物连附汤(四物汤加黄连、香附)。
见诸病源候论条。
病名。亦名经行或前或后、经乱,经水先后无定期、经水无常、经血不定等。指月经来潮或提前,或错后,经期表现常不规律。多因肝郁、肾虚所致。详肝郁经行先后无定期、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各条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厥阴是阴经之里,故为阖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,故名。内容从气为上膈、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,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、症状和疗法。
【介绍】:见徐道聪条。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外眦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