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,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晚年隐居,故又称温隐居。祖籍河南,其高祖始寓居四明(今浙江宁波),得医师王承宣之传。历三世至其父温制斡,以儒医名于时。承家学,亦精于医,自淳熙之年(1174年)悬壶后,即名显京邑,
治法之一。即从治,或称反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有从取而得者。”参从治、反治条。
病名。孟蔚《仁寿镜》:“怀孕而点滴下血者,此由阴虚不足以济火,气虚不足以固血,名曰胎满。”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宏翰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太医、尚药典御等职。
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,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,所谓“无阴则阳无以生”。在人体来说,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,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者,藏精而起亟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柿霜加工后的药材名,详柿霜条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四:“胫疽,发于胫名曰兔啮。”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病人喜食异物。《寿世保元》:“小儿爱吃泥土,乃脾虚胃热所致,面色青黄,或是虫动。”临床上脾疳、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