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:“在内踝者名走缓,又名鞋带疽。”详内踝疽条。
古作脣。又名口唇、唇口、飞门。于口之前端,分上唇、下唇。为脾之外候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脾之合肉也,其荣唇也。”唇与发音有关,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口唇者,音声之扇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程门雪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炷·脏腑门》卷四。即来复丹,见该条。
出《经验良方》。为莼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雷丰条。
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瞻条。
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,详十三指形条。
古刺法名。又称五脏刺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凡刺有五,以应五脏。”以其针刺深浅部位不同,分别适应五脏有关的病变。计有半刺、豹文刺、关刺、合谷刺、输刺等五种。详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