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医方集解》。人参芦,为末,水调下一、二钱,或加竹沥和服。功能吐虚痰。治虚弱人痰涎壅盛,胸膈满闷,温温欲吐。本方早见于《丹溪心法》,但无方名。
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中膂俞。见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篇》。即房劳。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
通阳法之一。宣散痹阻、温通阳气的方法。如胸痹证,因胸阳不振,浊阴上逆,痹阻气机,用栝蒌薤白白酒汤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光慈菇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见《泰定养生主论》。即酒痰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