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女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籍考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徐述条。
灸法用语。见《范汪方》。指无病先灸,用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。参见逆针灸条。
经穴名,代号SP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胸部,第三肋间隙中,距胸正中线6寸处。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,并有胸外侧动、静脉及第三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胸胁支满,痛引胸背,咳嗽气逆等。
出《素女经》。指女性外生殖器。
【介绍】:明代女本草学家。号江上女子。江南人。生平不详。与其妹周僖用彩色绢绘有《本草图谱》一书。
即补阴。亦称滋补肾阴。是强壮阴精的治法,故称。临床上,一般在使用补肾阴药中,酌加一些壮阳药,取阳生阴长之义,效用较著。参见补阴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