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,色呈红紫,痒不可当。相当于过敏性皮炎。治疗参见赤面风条。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懋条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瓦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颈部漏的一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悲思忧虑,情志不遂而得。其症颈项生核如枣,可移动,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,日久可生孔道,疼痛搔痒。宜玄参散内服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下廉条。
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,往来寒热,心烦,胁痛等症,热邪介于半表半里。治宜小柴胡汤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