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是斋百一选方》卷十五方。又名三层茴香丸。第一料:茴香(舶上者,用海盐半两同炒焦黄,和盐称)、川楝子(炮,去核)、沙参(洗,锉)、木香(洗)各一两。为细末,以水煮米粉稠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温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扁担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青皮、桑白皮、葳蕤各一两,大黄、玄参、栀子、青盐(后入)各五钱,竹叶一握。水煎去滓,微热淋洗患眼。治眼白睛肿起,赤碜痛痒。
即怕冷,有两种病理情况:一是风寒等邪气侵犯肌表,遏阻卫阳而致,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,又称“恶寒”。另一是阳气虚衰,卫阳虚弱空疏,不能温养肌表而致,为阳虚证候之一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建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详颊车蹉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杨继洲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谷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