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核桃楸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青筋缠束之处。相当于地机穴。属足太阴脾经之郄穴。位于膝内侧下五寸,辅骨之下陷中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:“刺散脉,在膝前骨肉分间,络外廉束脉为三痏。”
【介绍】:见俞桥条。
经穴分类名。见《针经指南》。又称流注八穴、交经八穴等。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。即脾经的公孙(通冲脉)、心包经的内关(通阴维脉)、小肠经的后溪(通督脉)、膀胱经的申脉(通阳蹻脉)、胆经的足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永新(今江西永新)人。精医术,曾任永新州官医提领及吉安路副提领。1311年(至大四年)赴京师,被荐为太医院御医。倡议立“广惠局”以济民病,其后局废,归乡里。以家藏验方,整理刊刻为《
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。见清·高梅溪《外科图说》卷一。类似现代之窥肛器。
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水气不调,身体浮肿,气满喘粗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青风藤。②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狼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