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音树(shù)。①数目。亦指五行的生成数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愿闻禁数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五常之气……太过者其数成,不及者其数生,土常以生也。”②几、几条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数脉并注。”③针数、次数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。”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刺此者,深而留之,多益其数也。”④法则、常规;正常方法、正常现象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持针之数。”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取之有数乎?”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刺此者,无失常数也。”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太阴常多血少气,此天之常数也。”②音暑(shǔ)。①点数、计算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阴阳者,数之可十,推之可百。”②推测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阴阳之变,其在人者,亦数之可数。”③音朔(shuò)。①屡次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数中风寒。”②脉象之一,即脉搏快,与迟相对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迟者为阴,数者为阳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荣

    病证名。见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指妊娠坠胎后,阴血暴下不止,出现面黄,唇白,虚极欲脱,谓之脱荣。治宜补气回阳,方用独参汤或参附汤。

  • 夹疽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:“或问喉之两旁生疽何如?曰:此名夹疽。”即夹喉疽,详该条。

  • 夹裹

    正骨器械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局部外固定。又称夹板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:“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。”条下注有《肘后方》云:“小品方……以竹编夹裹,令遍缚令急,勿令转动。”这说明早期夹板用竹片制成

  • 胃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肝胆郁

    郁证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三:“肝胆郁,血燥结核。加味逍遥散。若杂吞酸,逍遥合左金汤。”参见五脏郁证条。

  • 余听鸿医案

    见诊余集条。

  • 白硬苔舌

    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,为痰火壅结,或热邪传入阳明,胃津耗损所致。宜速下之,佐以甘寒生津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益胆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二方。黄芩、炙甘草各二两,人参、肉桂各一两,苦参、茯神各五钱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水煎服。治肝胆俱虚,热气上熏,口中常苦。

  • 刀豆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

  • 泄阳

    病名。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孕后阴户出水不止者,是名泄阳。”用单方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等量煎汤,再与鲤鱼二斤煮汤,各半碗合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