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暴盲

暴盲

病证名。多因肝气上逆,气滞血瘀元气亏损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平日素无他病,外不伤轮廓,内不损瞳神,倏然盲而不见也。”指眼外观正常而视力骤降者。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视神经炎、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、眼底出血、视网膜脱离等病。因肝气上逆所致者,宜疏肝理气解郁,用丹栀逍遥散加减;因气滞血瘀所致者,宜凉血止血,活血化瘀,用生蒲黄汤加减;因元气亏损所致者,宜大补元气,用独参汤生脉散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产晕绝

    病证名。绝同厥。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,四肢厥冷的症候。清·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:“临产儿未生下,忽然晕绝者,此因痛极气闷也。急用生半夏面,米糊为小丸豆大,纳鼻中即醒。”

  • 漏耳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七马齿苋条。指病聤耳,脓水不涸。即聤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嗳腐

    证名。指嗳气有腐臭味。多因脾胃虚弱,饮食失节,食滞不化,停积胃肠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症》:“但由脾虚,饮食不化,吐沫嗳腐,治宜健运。六君子汤加砂仁、鸡内金。……食后暖腐,保和丸。”参见宿食病、伤食条。

  • 足趾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……于其俞及下诸趾间,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

  • 樱桃梗

    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樱桃枝,详该条。

  • 热痰嗽

    病名。①指夏月嗽而发热的疾患。《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·咳嗽论》:“夏月嗽而发热者,谓之热痰嗽。小柴胡四两,加石膏一两,知母半两用之。”参见热嗽、伤暑咳嗽条。②指伤热咳嗽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热咳嗽,…

  • 火郁发之

    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火郁发之,谓汗令疏散也。”火郁,指热邪郁而内伏;发,发泄、发散。如温热邪至气分,症见身热、心烦,口渴无汗,舌苔粗黄,须辛凉透达,使病人微汗,则气分热邪可以

  • 助道方服药须知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服药须知》。1卷。宋·温大明撰。刊于1216年。约十五世纪中期经熊宗立重编,改题《温隐居备急海上仙方》(又名《温隐居海上仙方》、《温氏海上仙方》),共载77种病症。每症撰七言四句歌诀一首

  • 妊娠头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头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络郄

    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