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类要
见医学摘粹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即小户嫁痛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苦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吕之一。详六律、六吕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方。天竺黄一两,雄黄(水飞)二分,朱砂、麝香各半两,胆南星四两。为细末,煮甘草水,或用腊雪水煮甘草和丸,皂子大,每服一丸,温水化下。治伤风瘟疫,身热昏睡,气粗喘满,痰实壅嗽,及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又名《增补图象本草备要汇笺》。清·顾元交纂于1660年。作者虑《本草纲目》之浩繁及《本草经疏》之附会,而取众书之长,删繁提要。首列药图,集运气及诸药学总论,继以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
上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。为紫葳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痘疮不能结痂,谓之倒靥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痘疮遍身溃烂,不结痂者,倒靥也。”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倒靥之证,痘疮初见一、二日细小,四、五日渐大顶平,至六、七日即脚渐润,顶愈平陷,其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