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博议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天蛇头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证名。又称背伛偻、大偻。指曲背俯身、脊椎突出。《诸病源候论·背偻候》:“肝主筋而藏血,血为阴,气为阳,阳气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,阴阳和同,则血气调适,共相荣养也,邪不能伤。若虚则受风,风寒搏于脊膂之筋,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由督脉经火毒而成。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。初如粟米,渐如鸡子,坚硬疼痛。疮顶塌陷,根脚漫肿,色暗者属虚;若色红肿硬、顶尖脓稠者属实。速溃者顺,迟溃者为逆。治同外痈、有头疽。
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腑。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石榴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多由饮食不节,脾经积火成毒而发。指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(第五肋间,前正中线旁开六寸)处。证治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阴经别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聚英》作泪空。即睛明,见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牵拉肢体,使关节伸展活动的方法。常用于四肢和颈腰部。有舒展筋脉,缓解挛缩和帮助关节复位等作用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易知》。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