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证要法
见医学摘粹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断绪。详该条。
出《救急易方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腮部之漏疮。即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不居集》上集卷二十五。即安肾丸第一方,见安肾丸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苍耳蠹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即白僵蚕,详该条。
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病名。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。”多由感受风寒,邪入肺腧,寒饮内停,痰阻气道而成。症见呼吸气急,喉中有哮鸣声,咳吐清稀粘痰,苔白滑,脉弦紧等。治宜温肺以劫寒痰,如
①位于眼的外下方,在颜面部隆起的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小肠手太阳之脉,……斜络于颧。”②骨名。即颧骨。
病名。又名眼生肉线、眼祟。系因肝胆之火郁于睑部而发。《石室秘箓》:“有人眼内长肉二条,长一寸如线香之粗,出于眼外,此乃祟也。”内治宜清肝泻胆散邪,用龙胆泻肝汤加减,外用冰片、黄连、硼砂、甘草研末调人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