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府
【介绍】:
见李中梓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李中梓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五风变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伤寒六书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。适用于泄泻、浮肿、小便不利,常用茯苓、薏苡仁、白通草、猪苓、泽泻等淡渗药。常用方有四苓散、茯苓皮汤等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一作靳邵。精于经方本草,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,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。
病证名。冷热之邪相杂损伤胃肠而致的腹泻,又名冷热泻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先因饮食,有冷气在肠胃之间,而复为热气所伤,而肠胃宿虚,故受于热,冷热相交,而走下利,乍黄乍白,或水或谷,是为冷热利也
饮食不洁,虫积内生,虫毒气滞显于颜面皮肤而成。多见于儿童。面部有境界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,上覆有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,即单纯糠疹。这些征象均可作为诊断蛔虫病的参考。
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7卷,已佚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有歇止,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别。参见促脉、结脉、代脉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吉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