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法之一。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。症见胃脘隐痛,得食痛减,吐清水,大便稀烂,舌淡白,脉细。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又名膂骨。即第一胸椎棘突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黄花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见中草药》。即向日葵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生平履贯未详。撰有《资蒙医经》一书。
病证名。经闭证型之一。多因先天不足,早婚,分娩次数多,或房室不节等,损伤肾气,导致冲任不足,胞脉血虚而致经闭。症见头晕耳鸣,腰膝痠软,小便频数等。宜补肾养血。方用固阴煎加鹿角胶、补骨脂、肉苁蓉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山羊血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败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耳聋不聪之谓也。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,生而聋曰聩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耳为肾窍,乃宗脉之所聚,若精气调和,肾气充足,则耳目聪明,若劳伤血气,精脱肾惫,必至聋聩”。治宜补益肾气、滋养气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