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疟疾之一。指疟之三日一发者,亦称三阴疟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,或渴或不渴,其故何也?岐伯曰,其间日者,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,而有时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数日乃作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七。即左金丸,见该条。
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生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万表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①指痢疾。“澼”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,因自肠排出,故称肠澼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四:“痢疾一证,即《内经》之肠澼也。”②指便血。《古今医鉴》卷八:“夫肠澼者,大便下血
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。同肝气不足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末儿科医生。字士明。安徽休宁人。当时处于战乱中,小儿病惊死者甚多,道聪救活者以千计。其子杜真,精大方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