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疣。详疣、千日疮条。
见神光条。
指针刺误伤五脏的后果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刺五脏,中心一日死,其动为噫;中肝五日死,其动为语;中肺三日死,其动为咳;中肾六日死,其动为嚏欠;中脾十日死,其动为吞。刺伤人五脏必死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吐法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喉痹,刺手小指爪纹中,出三大豆许血,逐左右刺,皆须慎酒面毒物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小指爪纹。定位在手小指背侧,爪甲根部中点处。主治喉痹。点刺出血。
推拿手法。揩擦揉摩穴位。出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幽门,见该条。
①即脂瘤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详该条。②指生于面部的胶瘤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八。详胶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