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樗皮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黄疸

    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夫风湿在于府藏,与热气相搏,便发于黄,即小便或赤或白,好卧而心振,面虚黑,名为风黄疸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肾阳不振

   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。证治同肾阳虚,详该条。

  • 皂角子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皂荚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四脚喜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即火邪头痛,火热头痛。《医学六要·头痛》:“火头痛,寸口脉洪而大,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,上焦实火也。”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。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,或痛颊齿,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,烦热、口渴,便秘,

  • 仁斋直指方论

    见仁斋直指条。

  • 气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因情志触发,气逆于上所致的头痛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·风热门》。症见头痛,头目昏眩,胸腹胀满,呕吐酸水等。治宜理气解郁,可用芎乌散加味。参见头痛条。

  • 大腿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病在肾,俞在腰股。”

  • 太医博士

    古代医疗教学职称。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,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,官阶从七品下。

  • 汗血

    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。又名血汗、肌衄。详血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