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村治验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落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两足有寒冷的感觉。多由阳气虚弱,阴寒下盛所致。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:“阴并于下,则足寒,足寒则胀也。”《素问识》卷八:“阳气不降,阴气不升,故上为目无所见,而下为足寒。”
证名。指头部胀重不适的感觉。可因外感或内伤引起。外感多因湿热蒸郁所致。《伤寒绪论·头胀》:“头胀者,气虚火炎也。冬温、风温、温病、热病、时行、中暍、中暑,多有头重胀痛,皆是湿热火气内燔,慎不可用发散药
①五度之一。是古人测定正常成人全身骨骼的长短、阔窄、大小的一般数值,作为确定经脉长短的尺度及循经定穴的依据。详见骨度法条。②《灵枢》篇名。本篇介绍以全身各部位骨度分寸折量的方法,故名。叙述正常人的身长
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三引丹溪秘方。麻子仁、当归、桃仁、生地黄、枳壳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腹服。治大便不通。
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病名,又名暴泻、暴注,指小儿急骤的泄利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小儿卒利者,由肠胃虚,暴为冷热之气所伤,而为卒利。热则色黄赤,冷则色青白,若冷热相交,则变为赤白滞利也。”治热利用香连丸;治冷利,用理中汤;治
脉学著作。全称《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》。金元·张璧撰。撰年不详。此书参考《内经》、《脉经》、仲景脉法理论,结合后世有关论述及其家传脉学,分述七表八里九道脉主病及方治,颇多个人见识。后辑入《济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指婚后不孕,不生子女。
医论著作。4卷。清·梁玉瑜传,陶保廉录。以陶问梁答形式讲述医理,共54条。内容有望闻问切及各种脉象之区别;虚损证治,尤详于吐血、衄血病源及其辨证施治;喉科证治、真假绝症之鉴别及十二经温凉补泻药物;多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