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泻穴
即利尿穴。见该条。
即利尿穴。见该条。
丛书名。清·海阳竹林人辑。刊于1801年。内容为《解毒编》、《汇集经验方》、《怪疾奇方》。
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玉章。金城人。与弟子罗济川等于1867年撰《素问直讲》(又称《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》)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指患痘疮后,由于正气耗散,邪气乘虚入侵,随火上攻害于目,而引起赤丝,或生云翳,甚至因有余邪蕴积而造成凝脂、黄膜、花翳、蟹睛等证而目凸者。治法:根据痘后正气亏耗,余毒未尽的特
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清·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怕日羞明症,虚实两境施,目疼并赤肿,络滞气行迟,火炽兼脾燥,心肝脾辨之,但分邪实治,病亦不难驱,不疼不赤肿,单为血家虚。”
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(药粉加米糊制成线条),有腐蚀作用。用于死肌、顽肉、瘘管及不知痛痒的疮疡,插药往往用剧毒的矿物药,应注意选择适应证,细心使用。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盘肠气痛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肺风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流》:“鼻上红肿……亦有不饮酒而色赤者,名肺风疮,由血热郁肺不散也。宜清肺饮子,或四物、五苓二方合用,加黄芩、黄柏。”参见肺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