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叔卿
【介绍】:
见武之望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武之望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三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名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先有郁痰,后因血滞,或失血气滞,日久生痰,痰血相搏而成的蓄血。其症胸部胀闷,痛处少移或不移,身体寒热,或吐血、衄血,便下焦黑。治宜导痰破血,先用导痰汤加苍术、香附、枳壳、白芥子以开郁化痰;次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①为疳生于咽喉。多由外受风热,热灼肺阴,咽喉失养而发;胃经蕴热,或过食膏粱厚味,火热上攻咽喉所致;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受风热,或食炙博受毒而起。老者难愈、少者易痊。”杨梅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见顾膺陀《妇科集·调经类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纪天锡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通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方。又名黄芪大补汤。黄芪(蜜炙)、防风、川芎、山茱萸肉、当归(酒浸)、白术(炒)、肉桂(去粗皮)、炙甘草、人参、五味子各一两,白茯苓一两半,熟干地黄一两,肉苁蓉(酒浸)三两。为粗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