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郁怔忡

气郁怔忡

病证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二论气郁怔忡:“失意之人,怀抱抑郁,气生痰涎,涎与气搏,心神不宁,脉必沉结,或弦者是也。”治宜疏肝和营,解郁化痰。用逍遥饮、益营汤、温胆汤等方。参见怔忡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胃腔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

  • 腋漏

    病名。指腋窝及手足心、鼠蹊部、阴囊等处汗湿之症。《古今医统》卷七十五:“两腋下并手足心、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,名曰腋漏。”用六物汤(干枸杞根、干蔷薇根、生甘草、胡粉、商陆根、滑石)研末,醋调外涂。

  • 程德济

    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济,一作齐。著《伤寒钤法》,受到王履、万全、徐春甫等人的抨击,指出其偏。

  • 吴篪(chí 池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渭泉。江苏如皋人。编有《临证医案笔记》(1836年)。

  • 铍刀

    出《华佗别传》。即铍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夏月霍乱

    病名。指夏季时节饮食后冒寒伤湿所致的霍乱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夏月霍乱,吐泻作渴,胃苓汤加半夏、藿香;面赤口干,加炒川连。春夏秋三时,饮食后触冒暴寒,成此症者,藿香正气散。若吐刊转筋,为风木行脾,平胃

  • 肺虚寒证

    指肺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七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》:“肺寒虚,逆满,上气,咽中闷塞,寒从背起,口中如含冰雪,语无音声,舌本干燥,吐沫,唾血,不能饮食。”《圣济

  • 续信验方

    参见信验方条。

  • 解毒

    泛指解除体内或体表的毒素。通常包括:①血分热毒,宜凉血解毒。详该条。②阴寒凝滞成毒,常用温中散寒而祛之。③解除蛇虫犬兽螫咬所致的毒害。④排除误食或接触的毒物,或解除所致的毒害。⑤按特定的炮制方法减除药

  • 昏运

    证名。见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。又作昏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