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随血脱
即血脱气脱。详该条。
即血脱气脱。详该条。
小儿三部五脉法之一。周岁以上小儿,看虎口纹兼一指脉。若五百六十四日变蒸满足,只看一指脉。其法:以食指按于寸口,上下滚动,分取三部。参一指定三关条。
指妇女伤于胞宫而引起的五种病症。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五伤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五伤者,一者穷孔痛,二者中寒热痛,三者小腹急牢痛,四者藏不仁,五者子门不正引背痛。”
即失笑散第一方,见失笑散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荔枝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孔子大圣知枕中方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乳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饮膳正要》。偏指食物之害,包括食物不洁、有毒、腐败变质等,都在禁食之列。
①精神散乱,目有幻见为惑。《灵枢·大惑》:“卒然见非常处,精神魂魄,散不相得,故曰惑也。”②狐惑病之蚀于喉者为惑。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》:“狐惑之为病,状如伤寒,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,卧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