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黑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行气法之一。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。《金针赋》:“病在上,吸而退之;病在下,呼而进之。”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,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,使气上行;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,宜在病人呼气时插
眼科手术器械。全银或钢铁制作,长约二寸余(见图103)。用以治疗胬肉、血筋等。先用此钩钩起,然后割除之。图103
见鬼眼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多种眼病常见的证候。包括胞睑肿胀,白睛肿胀,目珠周围肿胀等。参见有关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作者陶氏(阙名)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经行口糜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蔡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