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痰饮之一。因饮邪伏匿于体内,或留饮去而不尽,潜伏为患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病脉证并治》:“膈上病痰,满喘,咳唾,发则寒热,背痛腰疼,目泣自出,其人振振身瞤剧,必有伏饮。”治宜化饮逐邪,扶正固本。方用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同。膝以下的足胫部分。
见伤寒溯源集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松节(炒黄)、桑白皮、苏叶各一两,槟榔三分,甘草五钱。加灯心二十根、生姜二片、童便三分,水煎服。治脚气入腹,心腹胀急,烦躁肿痛。
病证名,见《证治汇补·呃逆》。又称热呃,详该条。
通亢、吭。颈前部;喉咙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不搤其肮。”
指命门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命门为精血之海。”命门藏元阴元阳,为化生精血之本原,故称其为精血之海。
促脉的简称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促。”详促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