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防己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防己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防己,详该条。
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。”
【介绍】:见吴元溟条。
治法。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方法。肝气上冲于肺,肺气不得下降,常出现两胁窜痛,气喘不平,脉弦等症。用清肃肺气使肺气下降,肝气也随之条达疏畅。常用药如桑白皮(吴茱萸汁炒)、苏梗、杏仁、枇杷叶等。
即上骱手法。是应用手的技巧,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。详见上骱手法条。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半身不遂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廖平评。刊于1853年。廖氏对《脉学辑要》有“不背古而最实用”的好评,但又批评原书“不以脉定病,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”,遂编此书。将27脉的次序,按分部类居重予编次。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,
病名。小儿丹毒之一。①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丹发两臂,初起赤如李子。治宜戎盐一两、附子一枚烧炭,研细,以雄鸡血调敷。②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因风热郁于阳明经而发。先发于面部,后向下漫延乃至全身。治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相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年轻时学儒,后改学医。先从名医汪机学习,后又去姑苏等地求师,于是精通医学。行医四十年,疗效较好。在医学理论上,推崇李杲扶元气的主张,撰有《试效集成》等
症候名。指呼吸时有哮鸣音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咳喘息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