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与热在骨髓相对而言。一般指邪热在体表浮浅处的病症。亦作表热里寒解。又有释为真寒假热者。参见热在骨髓及有关各条。
书名。22卷。元·李仲南撰于1331年。作者出于寿亲养老之孝道,检古今医书,并以脉、病、因、证增为五事,钤而为图,予以贯串,编成此书。所论多本医经,伤寒有法,杂病多方。引文翔实丰富,且注明出处。其中卷
书名。又名《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》。4卷。托名清·叶桂撰,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。1817年曾以《竹林女科》之名刊行,并有多种翻刻本。1913年鸿文书局将此书改叶氏之名石印,又有多种复印本。内容以妇产科治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方。人参、天花粉、知母、黄连、苦参、麦门冬、浮萍、扁豆、黄芪各一两,黄丹少许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新汲水调下。治三焦虚,三消渴疾,日夜饮水无度。
【介绍】:唐代口齿科医家。撰有《口齿论》1卷、《排玉集》2卷等口齿科专著,是我国较早的口齿专书,均佚。
收敛阴气的治法。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。如热性病热退身凉,余邪已清,但夜间还有虚汗,可用山茱萸、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。
即水痘,详该条。
眼科手术方法。又名金针拨障术。在古代金针开内障手法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医学手术知识加以改进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法。参见金针开内障条。
少商、商阳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
见舒氏伤寒集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