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之兰
【介绍】:
清代医生。字含徵。安徽歙县人。撰有《医津一筏》一卷,主要为对《内经》的注疏。
【介绍】:
清代医生。字含徵。安徽歙县人。撰有《医津一筏》一卷,主要为对《内经》的注疏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“形似杨梅,只痒不痛,乾燥无脓,此梅毒将发之候也。”宜先服如圣散,再服托里解毒汤。
病证名。又名不嗜食。即食欲不振。《赤水玄珠》:“由脾胃馁弱,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,或痰客中焦,以故不思食,非心下痞满而恶食也。”临床分虚、实两证。偏实者,多因乳食停滞,治宜消食化滞,用平胃散加减;偏虚
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病名。亦名妊娠眩晕。郑玉峰《万金方》:“妊妇头眩躁闷,不能举动,心震不安,名曰子眩。”多属肝肾阴虚,肝阳偏亢,上扰清窍所致。症见头痛眩晕,耳鸣眼花,心烦急躁。宜养阴清热,平肝潜阳。用一贯煎,或天麻钩藤
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指喘急气逆。有阳明气逆,肺络气逆,肾气上逆之分。《类证治裁·喘证论治》:“逆气,气上逆不得卧而息有音,……阳明脉逆,不得以其道,故不得卧而息有音也。……其不得卧,卧则喘者,是水
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目科正宗》。钢铁制作(见图37)。用以铲除外障之膜、翳等。图37
膈证之一。指喉间似为梅核所梗,膈间痛或闷者。多因气郁痰结或瘀血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噎塞反胃关格源流》:“梅核膈者,喉中如有物,膈间痛,死血居多。宜昆布、当归、桃仁、韭汁、童便,甚加大黄;亦或因痰结,
见新修本草条。
九虫病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九虫病诸候》:“赤虫状如生肉,动则肠鸣。”或更见腹泻,便脓血等。治宜攻积杀虫为主。方用追虫丸、芜荑散等。参见九虫病条。
书名。朱琏编。共分5篇:第一篇绪论;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;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,灸术方法;第四篇孔穴各论,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;第五篇为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。书末附以新中国医学者对针灸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