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麟
【介绍】:
见汤衡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汤衡条。
即小儿丁奚疳,久不瘥转变而成。参丁奚疳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阴陵泉、阳陵泉两穴的合称。《针经指南·标幽赋》:“二陵、二蹻、二交,似续而交五大。”杨继洲注:“二陵者,阴陵泉、阳陵泉也;二蹻者,阴蹻、阳蹻也;二交者,阴交、阳交也。续,接续也。五大者,五体也。言此六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枝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指生于手、足丫间背面皮中之硬结。三、五个不等,并有疼痛。治同足叉发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面发毒。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分心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即复杂性肛漏的一种。症见漏管穿过臀部外侧,疼痛,脓水淋漓,往往形成多数漏管。宜挂线或手术疗法。参见漏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:“胃中有热则虫动,虫动则胃缓,胃缓则涎出”,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,参见虫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