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左侧胁痛。多由气滞血瘀、痰饮、食积、肝郁等所致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左为怒火与死血,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,或外感风邪,皆令肝火动甚,胁痛难忍,古萸连丸、当归龙荟丸,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、牡蛎、枳壳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①又称痟中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:“吃食多而饮水少,小便少而赤黄者,痛中也。”②一名内消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:“病消中者,不渴而多溲,一名内消。”③即中消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
即透穴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莳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详补阳条。
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,即破伤风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
症候名。指呼吸时有哮鸣音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咳喘息鸣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手厥阴心包经之简称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