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
牙齿和头发脱落。人体到一定年龄以后,因肾气虚衰,天癸竭,而毛发、牙齿脱落谓之齿发去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(丈夫)七八(五十六岁左右)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藏衰,形体皆极。八八(六十四
即伏暑。《时病论》卷五:“伏天所受之暑者,其邪盛,患于当时,其邪微,发于秋后,时贤谓秋时晚发,即伏暑之病也。……其脉必滞,其舌必腻,脘痞气塞,渴闷烦冤,每至午后则甚,入暮更剧,热至天明得汗,则诸恙稍缓
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字德扬。括苍(今浙江丽水)人。曾任太常博士,著《何偶经验药方》2卷。
即妇科,为中医专科之一。主要从妇女的生理、病理特点出发,研究妇女的经、带、胎、产疾病及其它特有疾病的辨证论治。
病名。多由湿热痰浊薰蒸咽喉所致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发来满喉俱有,红黄白点似梅花,痰涎雍盛,舌硬面红,潮热作渴,是乃大热之症。治当清凉消风、解毒去膜之药。”方可选用甘露消毒丹、黄连温肝汤、贝母瓜蒌散等
出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。鬼门,指汗孔。开鬼门,即汗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空心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4卷。清·梁玉瑜传,陶保廉录。以陶问梁答形式讲述医理,共54条。内容有望闻问切及各种脉象之区别;虚损证治,尤详于吐血、衄血病源及其辨证施治;喉科证治、真假绝症之鉴别及十二经温凉补泻药物;多种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荆芥汤第三方,见荆芥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