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疗妊娠腹内冷痛,忽胎动。薤白、当归。”水煎服。
①六淫病邪中的风、暑、燥、火等四种邪气。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,易伤阴津,故名。②侵犯阳经的邪气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阴跷脉的照海穴,阳跷脉的申脉穴,左右共四穴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石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邪热犯肺或积热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热嗽者,年少力壮,体气充满,将息伤热,积热所成,故致热嗽。”《圣济总录·咳嗽门》:“热嗽之状,嗽而少涎。由邪热熏于上焦,客于肺经,使津液内燥,
即血脱气脱。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为五味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全舌无苔,红艳如柿色。为热极伤阴或阴虚火旺之候,宜清热养阴,或滋阴降火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灰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长方形,左右二块构合,支撑鼻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