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指用火烧针。又称焠针、火针。《灵枢·经筋》篇在论述经筋痹症的治疗时,用“燔针劫刺”的方法也就是将针以火烧红后,迅速地刺入选取的刺激部位,旋即拔出的一种疗法。明代吴鹤皋在《黄帝内经素问》注解中称:“燔
是淡的异体字。参见《淡寮集验方》等。
刺法术语。《难经·七十六难》:“当泻之时,从荣置气。”指针刺补法操作时,应在深部候气,并向浅部引提。后世刺法以先深后浅为泻,理本于此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即柔肝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十三丁之一。其状如钱形,大小如钱孔,疮头白里黑靥,汁出中硬。治见疔疮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马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科学的民间草药》。即香加皮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鸦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