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治脏者治其俞

猜你喜欢

  • 胃怯汗

    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胃虚汗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直中

    又称直中三阴。指伤寒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,起病即见三阴经证候而无三阳经证候,如腹满吐利,肢冷脉迟,口不渴等(清·尤在泾《伤寒贯珠集》)。

  • 干归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当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面皰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:“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,头如米大,亦如谷大,白色者是。”类似囊肿性痤疮。

  • 胆气

    指胆的功能活动。体内各脏腑机能所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,有赖于胆气的生发与条达,好比万物生长变化都是循着春气上升的自然规律一样。《脾胃论》:“胆者,少阳春升之气,春气升则万化安。故胆气春升,则余脏从之。

  • 吐泻生风

    病证名。指长期呕吐、腹泄不止,引起脾虚而致的慢惊风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久泻不止,津液消耗,脾胃倒败,下之谷亡,必成慢惊,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。”临床可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病者。治以益胃养津为主。

  • 中客忤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。详该条。

  • 饮食六宜

    古代饮食养生要诀。《养生镜》:“食宜早些,食宜缓些,食宜少些,食宜淡些,食宜暖些,食宜软些。”这是老人饮食保健的基本要求,对后世有较大影响。

  • 卫气行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详述卫气在一日中运行全身的情况,指出白天行子阳二十五周次,夜间行于阴二十五周次,故名。内容强调根据疾病属阴属阳的性质,配合卫气运行的规律来针刺治疗的重要性。

  • 穿腮发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骨槽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