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洞泄

洞泄
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①指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洞泄谓食已即泄。……阴盛生内寒,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。”《奇效良方·泄泻门》描述洞泄有心腹痛大肠切痛,肠鸣食不化,手足厥冷转筋等症。治宜温中散寒,用附子丸木香诃黎勒丸等方。参见寒泄条。②濡泻的别名。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:“洞泄,一名濡泻,泻下多水也。”详见濡泻条。③脾泻的别名。《医学真传·痢》:“也有痢无积,日夜十余次,解时微痛,是名脾泻,又名洞泻。”参见脾泻、脾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音利(lì)。疫病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民乃厉”,“厉大至”。②音赖(lài)。古同癞。癞病。厉,本作疠。即麻风。《史记·范睢传》:“漆身为厉。”《素问·风论》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

  • 神水

    ①在眼珠之内者,系指今之房水。“神水者,由三焦而发源,先天真一之气所化,在目之内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与神膏、瞳神有“水养膏,膏护瞳神”(《审视瑶函》)的关系。②在目之外者,系指泪液。“在目之外,

  • 瘛病

    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:“瘛病。论曰:《内经》谓病蛊弗治,肾传之心病,筋脉相引而急,病名曰瘛。夫精属肾,筋属肝,脉属心,精盛则滋育诸筋,荣灌诸脉,故筋脉和柔。今风客于肾,病蛊出白,则精已亏矣。经所

  • 拂郁痰

    痰证之一。指气郁不宣,痰血结滞所致的病证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拂郁痰,痰挟瘀血结成窠囊,膈间胀闷;又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,日积月累,渐成噎膈反胃。若用燥剂,其结愈甚。惟竹沥、韭汁、姜汁可以治之,进三、五

  • 食后昏困

    病证名。又称饭醉。食入则困倦,精神昏冒欲睡。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:“食后昏困,宜用参芪汤、升阳补气汤。”参见饭醉、嗜卧等条。

  • 风冷失声

    病证名。即风冷失音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:“风冷失声者,由风冷之气,客于会厌,伤于悬癰(雍)之所为也。声气通发,事因关户,会厌是音声之户,悬癰(雍)是音声之关,风冷客于关户之间,所以失声也。”参见暴瘖、

  • 飞阳

    经穴名。代号,BL58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作飞扬,别名厥阳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足太阳之络穴。位于小腿后外侧,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,当腓骨后缘处;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。

  • 魄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4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。主

  • 蛇头王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柴平煎

    即柴平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