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儿科著作。清·吴灿撰。17卷。刊于1796年。本书系撮要集录多种儿科著作而成。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、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舌横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紫花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子益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脾胃。《脾胃论》:“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。”脾胃属土而居中,故称之为中宫。
又名何寓、丹穴、幽谷、赤。《素女经》:“深内茎刺婴女。”即阴道穹窿。
又名被膜儿、幸帽儿。指胎胞未破,小儿随胞一起娩出。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五卷:“儿不出胞,连胞生下者,名曰混元生;生后将胞衣掐破,儿既(即)出矣。”
见内经类编条。
即药物发泡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