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腮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痛,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。”
病名。指湿盛伤脾的泄泻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濡泻,湿泻、洞泄、脾虚泄。《卫生宝鉴·泄痢门》:“内经云:湿胜则濡泄。……夫脾为五脏之至阴,其性恶寒湿。今寒湿之气,内客于脾,故不能裨助胃气,腐熟水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芥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牙痈之别名。详牙痈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向日葵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垂,耳垂珠;角,耳上角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墙下无基,垂角去外。”
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用性味辛凉,具有疏风解热作用的药物,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治法。适用于恶寒轻而发热较重,有汗的风热表证。麻疹初期疹未透出时亦可应用。常用药物有薄荷、荆芥、淡豆豉、桑叶、银花、连翘、升麻、葛根等。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