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方。茯苓、黄芩、菖蒲各五两,玄参、细辛各四两,大黄、炙甘草各二两,煅磁石八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肾实热,小腹胀满,四肢色黑,耳聋,骨热,小便赤黄,腰脊离解等。
病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》卷三。指真元欲脱所致的呃逆。为虚脱重症。《景岳全书·呃逆》:“凡以大病之后,或以虚羸之极,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,此最危之证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七:“若呃一、二声而音低者,中
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。
心下膈上的脂膜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熏于肓膜。”王冰注:“肓膜谓五藏之间,鬲中膜也。”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。即活络流气饮,见该条。
出《肘后方》卷五,即旋耳疮,详该条。
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血病诸候》。又名血汗、肌衄。详血汗条。
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。即三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