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消上

消上

病证名。小儿消渴之一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渴心火动而消上,上消乎心,移热于肺,渴饮茶水,饮之又渴,名曰消上。”治以滋阴养液为主,宜莲花饮(甘草知母莲花须黄连、瓜蒌仁、五味子人参、干葛、白茯苓、生地、竹叶);次以润燥养心,宜生津四物汤(当归川芎白芍、生地、知母、麦冬、黄连、乌梅、花粉、薄荷、石莲肉黄柏、炙甘草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橘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甜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氏中馈录

    食疗烹饪著作。著者不详。收于元人陶宗仪《说郛》,名为《浦江吴氏中馈录》。《绿窗女史》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亦载。是书载录脯鲜、制蔬、甜食三个部分,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,都是江南(主要是浙江)民间家食之法

  • 温针灸

    又称针柄灸。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。即在留针过程中,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,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。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~3团。本法具有温通经脉、行气活血的作用,适用寒盛湿重,经络壅滞之证,

  • 臧定民

    【介绍】:见臧中立条。

  • 苔垢

    ①即舌苔。②舌苔混杂污垢。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。

  • 筋疳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肝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官医提举司

    元代医务机构名。其职责为掌管医务行政及有关医学的诉讼等问题,设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主管该机构。除中央外,又于河南、江浙、江西、湖广、陕西等五省也都设立一司。置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。

  • 仁斋直指方论

    见仁斋直指条。

  • 明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小户

    见《卫生宝鉴》,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