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暑益气丸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。治证同。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何金琇条。
见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篇,指冲脉循行于脊柱附近的分支,以其深伏于脊内,故称“伏冲”。《类经》十三卷注:“伏冲之脉,即冲脉之在脊者,以其最深,故曰伏冲。”一说“伏冲”乃“伏冲”之讹误,“伏”为“太”之古体
证名。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健忘者,常常喜忘是也。”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邪客》。四肢各有三大关节,即肩、肘、腕、髋、膝、踝,两侧共十二个关节。《类经》:“四肢各三节,是为十二节。”
【介绍】:见刘若金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翟良撰于1659年。作者摘录《内经》以及历代医学文献予以分门整理而成。卷1医学要领大纲,着重阐述医理;卷2病症歌括;卷3通用方药;卷4~5对症方;卷6本草。为学医入门读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