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SJ20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头侧部,耳尖正上方发际处,折曲耳廓取穴。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、静脉的分支。主治耳部红肿,目赤肿痛,目翳,颊肿,
推拿手法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用一手扶持固定肢体,以便于另一手进行各种手法操作的方法。
病名。指头晕眼花、跌仆不知人事而随即恢复者,不似中风之跌仆昏迷不醒、肢体瘫痪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但忽运而忽止者,人皆谓之头运眼花;卒倒而不醒者,人必谓之中风中痰。不知忽止者,以气血未败,故旋见而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中脾积。食硬物或冷物伤脾而成的积滞。症见面黄,或带虚浮,脐上微痛,肚皮热,饮食减少,脐上及腹中痛,所食不化,头微热。治宜消积健脾。先用取癖丸,后用匀气散、醒脾散调理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出清·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:“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,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,是曰被膜儿,又曰幸帽儿。”
①又称四性。指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药性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疗寒以热药,疗热以寒药。”温与热,寒与凉,只是程度上的差别。此外,还有平性药,性质比较和平,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,仍属于四气之内,故称四气,而不称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长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太乙神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