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与脾同属五行之土,胃为六腑属阳,故称胃为阳土。《脾胃论·卷下》:“胃者,阳土也,主动而不息。”
俞,腧穴,窍,穴窍。泛指孔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冬刺俞窍于分理。”意指冬天气在骨髓,针刺时针尖应深达筋骨的组织间隙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皮肤也。”是指浅刺皮肤治疗肤表痹症的方法,现在常用的皮肤针刺法,即属此。以其病处浮浅,针刺浅及皮毛,故名。
①病证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:“眯目者,是飞飏诸物,尘埃之类,入于眼中,粘睛不出。”类今之角膜、结膜表浅异物。宜及时取出。参见物偶入睛条。②上下眼睑微合之状。
运气术语,见《类经图翼》。对化与“正化”共同说明十二支化生六气的道理。如巳亥所以化生厥阴,系因厥阴属风木,木生于亥,故正化于亥,但亥与巳相对,故又对化于巳。因此,十二地支中巳与亥同为厥阴风木司天之年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皋,号翰臣。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曾选用山野农村易得方药,编成《握灵本草》(1683年刻行),另编有《万全备急方》、《万全备急续方》等书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钟乳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