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手掌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掌受血而能握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凡人手指有三骱。”即指关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气下陷条。
病证名。指呕吐食物和血液之症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:“病者心下满,食入即呕,血随食出,名曰血呕。此由瘀蓄冷血,聚积胃口之所为也。”详蓄血吐血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安耶。即仆参,见该条。
①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九方。蜜炙黄芪一两,白术三钱,附子二至三钱,干姜(炒黄)一钱半,炙甘草一钱,熟地黄一两,当归身三钱。水煎服。功能益气固脱。治血脱气亦随之而脱,以致昏愦者。方中加人参更佳;若泄泻,去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人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渍于眦,使睑赤烂至大不瘥,故云胎赤。”属胎风赤烂,详该条。
即间接灸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