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热

猜你喜欢

  • 包络

    见《厘正按摩要术》。即胞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脆者坚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属脆弱虚证应采用固补的治法。如肺虚咳血,用百合固金汤;肾虚滑遗,腰膝痰软,用金锁固精丸。

  • 草红花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即红花,详该条。

  • 谢以闻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克庵。杭州府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)人。家贫,刻苦学习,尤其精于医术,年至八十余岁时,仍手不释卷。著有《医学要义》一书,未刊行。

  • 五棱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姚澜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涴云,又称维摩和尚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长于本草,编有《本草分经》(1840年刻行),其特点是以经络为纲,以药为目,在每一经下分补、和、攻、散、寒、热等项,加以叙述。

  • 黄芪大补汤

    即大补黄芪汤,见该条。

  • 肝经风痰

    痰证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即风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经脉不调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
  • 悍热

    强悍的邪热。《侣山堂类辨》卷上:“阳明乃燥热之腑,不得太阴之湿化,则悍热之气更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