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种新编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天竺黄五钱,胆南星一两,朱砂、雄黄各二钱,麝香一分半。为细末,另用麻黄、款冬花、甘草各五钱,煎汤去滓,慢火熬成膏,合药末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薄荷煎汤送下。治小
【介绍】:见方广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病名。消渴的一种。又称膈消、消心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消渴论》:“上消者上焦受病,又谓之鬲消病也。多饮水而少食,大便如常,或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也。”本病以大渴引饮为主症,或见小便甜。多因心肺火炽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,扁鹊的弟子。曾著《本草经》一卷,不传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焦氏喉科枕秘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伤寒方论》20卷,已佚。
即法征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