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瞳孔(正视时)直上入发际1寸处。主治头痛,眩晕,感冒,鼻塞,目赤肿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太阳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
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3卷。北宋·和剂局陈师文等编。后经多次修订。约刊于十二世纪初(北宋末)。本书原为《和剂局方》(后改称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一书的附录部分,后抽出印单行本。内容系选录《证类本草》中的常用药4
①标本的同义词。②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”
见《外科选要》卷六。即胎溻皮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何游条。
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