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性医书。6卷。清·陈鄂辑于1868年。本书以临证多科疾病证治为主,摘录历代医书有关论述整理而成。卷一医理总论;卷二外体所见病症,以生理部位分类;卷三脏腑所主疾病;卷四六淫七情病、妇科;卷五儿科;卷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青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即骶骨、尾骨所在部位。参见尾骶骨条。
证名。指心气不足、心阳虚衰所出现的证候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:“病苦悸恐不乐,心腹痛,难以言,心如寒,恍惚,名曰心虚寒也。”可伴见喜悲易愁,冷汗出等症。治宜补益气血,养心安神。选用茯苓补心汤、远志饮
经隧的支别络脉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去爪者,刺关节肢络也。”
出《周礼》。膳,指牲畜之肉。六膳指马、牛、羊、豕、犬、鸡之肉。
即阳盛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见阳盛条。
病名。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:“心虚而受风邪,遂成惊悸,名曰心风,其证目睛不转,其脉动而弱,宜大补气血,其作风治,速之危矣。”
东汉时医官职称,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,其职责掌管医方。